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剩余价值怎么算例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剩余价值怎么算例子的知识,包括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如何计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壹〗、剩余价值怎么算给个例子
- 〖贰〗、举例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 〖叁〗、用自己的话举例子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 〖肆〗、通俗举例解释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谢谢。_百度...
- 〖伍〗、剩余价值率
- 〖陆〗、剩余价值三大公式
- 〖柒〗、计算剩余价值的例题
- 〖捌〗、剩余价值率怎么算例子?
剩余价值怎么算给个例子
剩余价值=公司创造总价值-员工固定工资。假设公司收了5单,每单收费100,给扫地工支付工资150,给客服支付工资120,那么:剩余价值 230 = 公司创造总价值 500 - 员工固定工资 270 老板获得了公司剩余价值,即全部员工的剩余价值,230元。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用公式表示为m=m/v。其中,m代表剩余价值,即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即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来用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价值。
剩余价值=上年累计未分配利润+本年全年实现净利润-本年已分配利润。2,本年已分配利润=被没收财产损失和违反税法的滞纳金及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在计算剩余价值时,我们以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假设总资本为130,其中可变资本为30,剩余部分即为不变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是20和80。具体计算公式为(130-30)/20=5。这表示,相对于不变资本,每单位可变资本的产出是5。

举例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费用和利润增长运动。实例:一双布鞋。原料10元。
剩余价值是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中,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部分。这种“无偿占有”表现为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者所获工资之间的差异。剩余价值理论关注的是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这里的“增殖”并非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经济活动中价值和利润的生成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是在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时间的额外劳动中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剩余价值并非来源于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而是由工人的超额劳动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产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无偿的劳动产品,从而实现资本积累。
这3元的剩余价值源于工人6小时劳动中,除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3小时之外的另外3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在这个例子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增加了衣服的产量,并从中获取了额外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增殖的本质。
马克思主张剩余价值应归工人所有,以体现劳动的价值;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剩余价值应归资本家所有,因为资本家通过支付成本创造了剩余价值。这种分歧反映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对劳动价值和资本价值的不同认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同经济学理论对此的解释差异。
用自己的话举例子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壹〗、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假设一位资本家雇佣了一位工人,工人每天工作1两小时,前8小时每小时工资10元,超过8小时的部分每小时工资翻倍。这样一来,工人在前8小时可以得到80元,而在下面的4小时可以得到80元,总计160元。而工人在这1两小时内生产出的产品价值为300元。
〖贰〗、例如,假定生产一件衣服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12元,劳动力商品一天的价值是3元,制衣工人一天劳动3小时所创造的价值也是3元,所生产的衣服是一件。这样,这件衣服的价值就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12元和工人新创造的价值3元形成的,共计15元。
〖叁〗、比如:一个工人1小时生产100单位的产品,工资100元。技术提高后,其他参数不变,工人1小时生产200单位的产品,工资仍然只有100元,这多生产出来的100单位产品就是剩余价值。

通俗举例解释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谢谢。_百度...
〖壹〗、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保持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创造的额外利润。例如,如果一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也正好是4小时,此时剩余价值率为100%。
〖贰〗、通过这两种方式,工厂老板都可以增加利润。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增加总的劳动时间来实现的,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增加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来实现的。举个具体的例子,假设工厂原本每小时生产100个零件,老板将工作时间延长至每天10小时,那么原本每天8小时生产800个零件,现在变成了1000个。
〖叁〗、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肆〗、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举例来说,一家制衣厂采用8小时工作制的标准劳动时间,但通过要求员工加班,从每天工作9小时增加到10小时,从而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产品,这些额外的产品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伍〗、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手段的升级,而超额剩余价值则展示了在竞争市场中的优势策略。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理解资本积累和剥削的关键。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榨取工人价值的方式,而超额剩余价值则展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企业可能通过创新和优化获得的额外收益。
〖陆〗、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时间内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带来的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等方式,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对应的价值。以下进行 绝对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日内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超出必要劳动价值部分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
〖壹〗、剩余价值率公式为m=m/v,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100%。剩余价值率的具体解释如下:定义: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包括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其中,劳动力价值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贰〗、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m=m/v,即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并乘以100%。例如,如果工作日为1两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工作日长度保持不变,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到8小时,剩余价值率将上升到200%。
〖叁〗、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用公式表示为m=m/v。其中,m代表剩余价值,即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即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来用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价值。
〖肆〗、资本有机构成为4:1,可变资本V为100万元,剩余价值率m为100%,则年剩余价值量如何计算? 年剩余价值量等于可变资本V乘以资本周转次数。在本例中,年剩余价值量为20万元乘以4次,等于80万元。 年剩余价值率如何计算?它是年剩余价值量除以可变资本V。
〖伍〗、计算:“他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由原来的10%变成多少?”应该是100% 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率=(4+2)÷4 ×100% = 15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两小时,实际上就是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两小时。
〖陆〗、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二者的区别在于: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二者在量上有差别。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三大公式
〖壹〗、剩余价值三大公式分别是:1,剩余价值=上年累计未分配利润+本年全年实现净利润-本年已分配利润。2,本年已分配利润=被没收财产损失和违反税法的滞纳金及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贰〗、公式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这个公式表明,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其中,剩余价值是指工人所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部分,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叁〗、剩余价值率的三个公式: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比率。在年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计算剩余价值的例题
在计算剩余价值时,我们以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假设总资本为130,其中可变资本为30,剩余部分即为不变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是20和80。具体计算公式为(130-30)/20=5。这表示,相对于不变资本,每单位可变资本的产出是5。
已知生产商品价值共计300万,消耗不变资本100万,可变资本80万,故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为300-100-80=120万。剩余价值率为120/80=150%。(资本共计200万元为多余条件)2)已知投入资本共计100万,资本有机构成4:1。
剩余价值率的三个公式: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比率。在年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原来水平下,一个工人一天产出2*30=60元 ,成本是2*22=44元 ,赚了16元,支付工资8元,剩余价值8元。生产率提高后,一个工人一天产出6*30=180元 ,成本是6*22=132元 ,赚了48元,支付工资8元,剩余价值40元。超额剩余价值为32元。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经典例题 (单选)下列关于剩余价值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一年的折旧额都将逐渐减小。在预计使用年限的最后几年中,使用直线法来计算剩余的价值进行折旧。这种方法考虑了资产随时间价值逐渐减少的实际使用状况。当设备的剩余价值非常接近残值时,应关注一些附加的因素来精确地反映折旧额,如可能产生的残余价值等。
剩余价值率怎么算例子?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用公式表示为m=m/v。其中,m代表剩余价值,即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即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来用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剔除不变资本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例如,一家纺纱厂生产10600磅棉纱,价值342镑,其中不变价值378镑,可变资本52镑,剩余价值80镑,剩余价值率为80/52。杰科布的1815年小麦案例同样证明了这个原理。
总产值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的增值部分 = (20万元 + 35万元 + 5万元) + (300万元 * 5) + (800万元 * 100%)= 60万元 + 150万元 + 80万元 = 290万元 = 2360万元 『4』c:v = 14:1,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为14:1。
用公式表示:M=m/v。剩余价值率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表现。 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年残值率是一年内产生的总残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m=m/v.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是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假如生产一件衬衫,原材料的费用是5元,生产的社会劳动时间是1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报酬社会平均是1元,每生产一件衬衣厂房使用和机器的损耗算1元,那么一件衬衫的价值是7元。
剩余价值率的三个公式: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比率。在年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感谢大家聆听我对于剩余价值怎么算例子的经验分享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我的知识可以帮到您。
标签: 剩余价值率